太家界古庸城建好吗?相信这个问题是许多玩家想要了解的,那么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仔细说一说,感兴趣的您赶紧往下了解吧。
求问宁夏区政府为什么要搬迁海原县城
海原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区, 2004 年由固原市划归新成立的中卫市管辖
县域面积 6899 平方公里,现有 4 镇 14 乡 165 个村委会 1099 个自然村
2006 年人口 39
43 万,其中农业人口 36
1 万,回族人口 27
93 万(占总人口的 70
8% )
县城设在海城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07 年的海原县政府工作报告说: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环境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局面
海原是一个古老的大县,九百多年前,宋朝就在天都山(今称西华山)下建有西安州
县城所在地为北宋的天都寨、西夏的东牟会;元代称海喇都城,意为美丽的高原城堡;明代封为楚王牧地,在此设王府承奉司,简称海城
清顺治三年( 1646 )置盐茶厅,百废待兴,厅署只好设在固原州城内,遥控海城;地方无官府官员长达百年,厅民跋山涉水,奔走于海固之间,苦不堪言
乾隆十三年( 1748 ),经海城父老乡亲多次呼吁万般请求,朝廷顺应民情,遂将设在固原州城内的盐茶厅署搬迁到海城
万民欢欣,奔走相告,积极参与衙署城池的修建
当时的举人刘统欣然命笔,写了一篇《盐茶厅署落成记》,赞颂这一盛况
自设盐茶厅至今,已三百六十多年了;自在海喇都城内建厅署,距今也已二百六十年了
同治十三年( 1874 )撤厅设为海城县,民国三年( 1914 )改名海原县
风雨沧桑,历经劫难,海原县城从未搬迁过,即使 1920 年毁灭性的 8
5 级大地震,海原人民也没有倒下,民国政府还是拨款修复了海原县城
海原县城坐落在雄伟壮丽的南华山下,这里古称洒水坪,冬天温暖,夏天凉爽
古城背山面水,后靠北坪梁,前有五桥沟的泉水自西南顺沙河绕过东北,牌楼山(古龙岗)形如卧龙,蜿蜒于城东
从风水学的角度看,古人独具慧眼,在此选址建县城是最好的地理位置
数百年来,这座县城见证了海原自强不息的发展历史,承载着海原人民悲欢离合的一切情感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海原关怀备至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近六十年来,国家向海原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
特别是近些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海原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区所有中小学校、卫生医疗机构、党政机关部门及下属单位全都拆旧建新,到处是宽敞整洁的庭院,崭新高耸的大楼
住宅小区方兴未艾,干部职工借钱贷款,倾其所有购买楼房或自建宅院
大街小巷已被拓宽延伸,新的商业楼堂馆所布满街道两旁
美丽的海喇都广场已成为县城居民的休闲场所,牌楼山公园正在建设中,新汽车站即将竣工……拥有五万多人口海原县城,社会安定,百业兴旺,回汉群众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这座焕然一新的县城倾注了海原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无限热情,寄托着海原人盼望幸福未来的一切梦想
突然晴天一声霹雳,有人随心所欲,独断专行,要强行搬迁海原县城于固原市原州区的黑城子
消息传来,人心震恐,群情悲愤,上访呼告,怨声载道
黑城子是何须宝地?竟能让力主搬迁者如此动心,要将好端端的海原县城迁移至此
黑城子位于海原东南边界,地处清水河西岸,是原州区北部的一个乡
这里现有铁路、高速公路通过,还有扬黄灌溉农业
而海原县城的新址却选在苋麻河口外南边的山坡下,即背靠连绵起伏的西峰岭
南望 40 多公里处就是古代重镇今固原市,北望 60 多公里处就是发展势头强劲的同心县
就这么一条河川,海原的新县城从中插入,命运难卜,前景渺茫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地理环境的优劣另当别论,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些所谓的理由能不能成立
一、地震之说 搬迁者认为海原县城处在地震带上,故非搬不可
众所周知,西海固位于阿拉善、青藏高原、鄂尔多斯三大地块的交接部位,即乌鞘岭 ------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和全宁夏一样都属大陆断裂地震带,而海原活动断裂带亦非一县一城所能定论的
1920 年的海原大地震,震中在西华山西北麓,西距县城 30 公里左右
这次地震烈度达 9 度以上的地区面积就有 2 万平方公里,重灾区有 9 县,破坏区有 152 市县
试问:假如海原再次发生大地震,邻近的黑城子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吗?具有喜剧意味的是,盐茶厅官署从固原迁建海城的那一年,黑城子就发生了 5
5 级地震
再说为了防震,只搬走县城的机关单位,是领导干部的生命太高贵了吗?海原 18 个乡镇 1099 个自然村 40 万回汉人民的生命就那么低贱吗?拙劣之举,令人寒心
这种官贵民贱的决策,真让海原的老百姓大失所望
政府不积极进行抗震防灾,而一味地选择逃避,这难道是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做法吗?全球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有许多国家,莫非他们都将首都迁移了吗?中国本土也有很多地震区,莫非都要花巨资搬迁城市吗?二、缺水之说 海原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十年九旱,天人共知
但干旱缺水是宁夏山区各县共有的难题,并非一个海原叫人担忧
解放以来,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海原人民力战旱魔,艰苦创业,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度过了一个个大旱之年
至于说县城缺水,也不尽然
明清以来,五桥沟的泉水满足了这里的居民需要
今天,随着人口的增加及工商业的发展,城市供水日见不足,但还不至于发生水荒
面对这一问题,政府不思长久之计,反倒一走了之,丢下数万百姓,于心何忍! 据说新县城的建设需耗费几十亿人民币,决策者咋就不能转变思路,把这些钱用在扬黄引水上,灌溉兴仁盆地 --- 西安盆地 --- 高台塬地 --- (县城用水) --- 史家大川 --- 贾塘 --- 曹洼等百万亩田地
倘能如此,乡村富庶,县城繁荣;一举两得,百年受益
政府何苦不为?非要挥霍巨资搬到黑城子,只为喝一口那里并不充足的扬黄水吗?全国缺水的城市很多,难道都得搬迁到有丰富水源的地方吗?三、交通不便之说 海原是山区大县,大自然造就的地理环境非人力所能彻底改变
丘陵起伏,沟壑纵横,这是黄土高原共有的特征
作为山区,道路崎岖,交通自会不便,这是妇孺皆知的常理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全力支援和社会各界的慷慨扶助下,海原县乡村三级公路网已经形成
以县城为中心的柏油路四通八达,群众出行已很方便
中静公路、海同公路、海固公路、海靖公路还有县境北部的 109 高速国道、东部的银平高速省道
美中不足的是目前还没有高速路经过县城,这就成了某些领导要搬迁海原县城的借口
从全国交通图看,不通高速路的县城何至海原一个
难道没有高速路的县城都该废弃吗?追求高速,无可厚非
但海原人(以县城为中心)若北走银川,与其向东南跑 40 多公里到黑城子上高速路再掉头向北走 70 公里才能过同心县,何不直接向北走 60 多公里到同心上高速路?若西走兰州可至靖远上高速路,则比黑城子更为便捷
若向西北走中卫市,虽无高速路,但里程要比黑城子短
在黑城子重建海原县城,交通上最大的好处是方便了官员往来,他们从此不再受山路的摇转颠簸了
但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官员的高级轿车只配在高速路上行驶?难道没有高速路就真的“不方便”了吗?难道各级领导因不通高速路而不再到大山深处体察民情了吗?黑城子有高速路,这对异地做官的人来说颇具诱惑力,也的确能为当地官员提供方便
因为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近 300 公里外的银川市购置了住宅楼,每逢周末,归心似箭,纷纷驾着单位为自己配置的高级轿车呼啸而去,两天后又悠然打道回府,何等的潇洒,多么的快活
试问:黑城子那段高速路能给海原 40 万人民带来多大利益?如果非要有高速路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何不把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改建新县城的巨大代价花在为本县专修一条高速路上呢?如此,官员方便,百姓方便,两全其美,何苦不为?四、工业不发达之说全国有 2800 多个县,是否都有发达的工业,我们不得而知
但有一个道理谁都明白,这就是:根据县情制定规划,确立发展方向
农、林、牧、渔、工、商、旅游等等,因地制宜,各取所长
每个县都会根据当地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发展县域经济
就象一个体育运动员,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定会亮出自己最好的招牌,展示实力,挑战极限
海原曾经也创办过许多工厂,如毛纺厂、胶囊厂等等,但运行不久,纷纷破产倒闭,国家和地方的巨额投资血本无归
究其原因,正是邯郸学步,盲目冒进的结果
但海原的工业并不是一片空白,据 2007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本县有石膏、马铃薯淀粉、草畜产品等加工企业 11 家,香水桥皮毛加工初具规模,兴仁建材产业正在形成
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 6000 万元
以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加快,预计实现三产增加值 6
4 亿元
在工业、商贸流通等领域累计招商 64 个项目,到位资金 1
7 亿元
那么,将县城搬迁到黑城子,借助扬黄水、铁路和高速路,会诞生何等辉煌的大型企业?未来还是一个迷梦
因为有水有路的地方并不都是工业发达的县城
海原县的产业重点在清朝乾隆年间才由畜牧转向农业,解放后一直是农牧并重,副业协助的生产生活格局
我们的优势是土地资源雄厚,旱作农业前景广阔
马铃薯、硒砂瓜、苜蓿、茴香、葱韭蒜及小秋杂粮芸芥、荞麦、莜麦等,这些特色产品足可让我们打出自己的品牌,迈上适合自己前进的道路
不可否认,海原需要工业,海原人民也盼望能有发达的工业促使地方经济腾飞
同样是依托本地资源,南与海原一山之隔的西吉县建有亚洲最大的淀粉企业,北与海原一水之隔的同心县,其羊绒羊毛羊皮产业如火如荼
他们当年创业并非全依赖水路之功,而海原工业的薄弱,也不该全归咎于地震、缺水、交通不便
企业的倒闭,政府难辞其咎,任人不当,监管不力,多好的工厂也会跨掉
不要说在黑城子,就是到银川市办厂也难逃破产的厄运
以上所述,正确与否,留待世人评说
海原是民族地区,将古老的县城从海原的中心位置赶到境外东南角,咋看咋不顺眼,违背了行政建置区划的准则
为了掩人耳目,杜民口舌,宁夏别出心裁,划出海原北部的兴仁、蒿川给中卫,徐套给中宁,兴隆给同心;又划入原州区的黑城子、七营、炭山给海原
天下本无事,庸官自扰之
如此划进划出,两边百姓都有怨气,因为这在民情民俗、户籍就业、亲戚往来等方面造成诸多不便
将来能否和睦相处,只能听天由命了
海原,是 40 万回汉人民的海原;县城,就是 40 万海原回汉人民的精神家园
搬迁县城,拔的是千百年孕育成的海原文化之根,伤的是勤劳善良的海原人的心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
海原虽然是贫困落后县,但这里土脉深厚,人力精强,海原人有信心也有能力脱贫致富,走进小康社会
一座刚刚除旧布新、欣欣向荣的县城即将被废弃,在此投资的海原人及外地客商,他们的心血将一钱不值,他们的希望将化为泡影
倾家荡产,背井离乡,辛辛苦苦,省吃俭用,一切又得从头做起
善财难舍,谁不悲愤?试问:谁来偿还他们投资的血汗钱?谁来保护他们的实际利益?有人说:舍小家顾大家
可公私两家都将被废弃,怎不令人痛心?据估算,为建设这座县城,国家已花费了 60 多亿
又有人说:现在国家富了,有的是钱,扔掉几十亿无所谓
这是气话
和欧美比,我国还不富强;和东南省市比,宁夏还很贫穷
一分一厘,都是民脂民膏;一举一动,关乎国计民生
如果全国地理环境不优良的城市都象海原一样,喜新厌旧,欺上瞒下,巧立名目,中饱私囊,你搬他迁,挥金如土,必将使地方经济损失惨重,给国家造成沉重负担
助长此风,后患无穷
不要以为有些领导的主意就是真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英明决策”,违背人心,践踏民意,到头来却使国家蒙难,百姓遭殃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恳切盼望各级官员能够察民情,顺民意,真正为人民排忧解难谋福祉
愿 2008 是海原 40 万回汉人民的祥和之年
为什么每个地方都有城隍庙?城隍庙到底是干嘛的?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建的芜湖城隍庙。历史上有唐人张说、李德裕、李阳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献记载。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多以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后唐末帝清泰元年(934)封城隍为王爵。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则下旨封开封、临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为王,职位正一品,与人间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又封各府、州、县城隍为公、侯、伯,即府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州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县城隍为监察司氏城隍显佑伯,职位正四品,并且重建各地城隍庙,规模高广与当地官署衙门完全一样,还按级别配制冕旒哀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正祀典,诏去封号,只称“某府或某县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庙不得杂祀其他之神。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里,所以他对土地庙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极为崇敬。明孝宗年间(1488—1506),莆田抗元英雄陈文龙(1232—1277)被封为福州城隍爷,其从叔抗元英雄陈瓒(1232—1277)被封为兴化府城隍爷。
城隍庙,九里三;各种买卖在里面;上至绫罗和绸缎,下至牛笼和马鞭……这是每个老西安人对城隍庙的印象,然而,对于城隍庙的全部历史,它所历经的风雨沧桑,却没有几人完整知晓。城隍信仰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流行广布,西安都城隍庙位于西大街中段,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原址在东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现址,是当时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统辖西北数省城隍,故称“都城隍庙.城隍”源于古代的城墙和护城河。
“城隍”一词源于古代的城墙和护城河,在古人心目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城隍神则是为国家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或为地方百姓造福一方的廉吏贤哲,他们有的名垂青史,有的功勋着著,是备受百姓推崇爱戴的历史人物。城隍信仰,寄托了人们对英雄圣贤的纪念与崇拜,深入民心,广布流行。城隍既是人间正义的主持者又是生死祸福的主宰者。
贝聿铭去世,为何说他是现代建筑业最后的大师?
贝聿铭是美籍华裔著名的建筑师。香港的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都是他的著名作品。贝聿铭原本对建筑并不感兴趣。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赖特设计的帝国饭店非常有气势,他才被建筑所吸引。贝聿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他不但有风度,而且做事情非常有效率。所有他参与的伟大的建筑设计曾经遭遇了各种艰难险阻。但是他会想方设法搞定预算问题。以此来保证他的创造力不受到限制,和建筑物的品质完美无缺。
贝聿铭虽然设计很多精美的建筑。但是,也曾遭遇过滑铁卢。波士顿汉考克大厦的玻璃幕墙脱落曾导致了,他和合伙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贝聿铭也曾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但是它具有强大的抗击打能力。坦然的面对挫折的考验。贝聿铭认为做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十足的信心。当你相信某件事情是对的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必在乎自己是谁。单纯的一个设计,需要考虑的复杂内容很多。因为与之相关联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北京的香山饭店、香港的中银大厦,都是非常难做的项目。尤其在80年代前后。设计建筑香山饭店所采用的原材料,价格非常昂贵。很多负面的批评指责言论接踵而来。他一边要顶着重重的压力,一边要静下心来,专心设计。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香港的中银大厦。所要求的风格,必须具有现代气派。在现有的预算基础上还要尽可能的保证科技含量。当时因为香港尚未回归祖国。所以中银大厦这个项目相当于是个政治任务,异常艰巨。贝聿铭善于跟他人搞好关系。他深知强强联手,可以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一件优秀的建筑作品能否获得成功得到公众的认可,它的关键点就在于全面的设计权衡。似乎只有贝聿铭能够牢牢的抓住艺术和文化的灵魂,创造出非凡的作品。今天我们无论看他设计的任何作品,所带来的感受都是震撼的。他既是伟大的建筑师,又是杰出的艺术家。他是现代建筑业最后的大师当之无愧。
谁能告诉我福建泉州是个怎么样的城市啊?
或许,一座城市也是可以有情绪的。比如泉州。
她有自豪。这里是闽南文化的源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马可波罗眼中的“世界第一大港”。
她有喜悦。这里是国际闻名的花园城市,经济总量连续十九年居福建省首位。
她也可以有愤懑不平。今年,泉州(古刺桐)申遗失败,不幸成为中国首个申遗失败的城市案例。
但是,如果你走进泉州,不会发现这座城市中充斥着情绪的波动。城与人都散发着一种使人放慢脚步的迷人气质,根源无外乎两个字——知足。
这份从容来得殊为不易。闽南人敢闯敢拼,连皇帝都叫他们“漳泉刁民”。泉州人自是血气方刚,一身用不完的力气。他们走遍世界,世界也曾在泉州路过。或许正因如此,泉州城才谦逊低调,百折不挠,永远带着一丝古典主义的优雅。
1.刺桐古城,鲤跃龙门
有高调的实力,才能谈到低调。那么泉州有没有这个资本呢?答案是肯定的。
放眼整个中国,能够称得上对世界有所影响的城市并不多。泉州有幸成为了其中之一,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泉州古称刺桐,因其城郭形似鲤鱼,又名鲤城。
称泉州为鲤城,倒真是恰如其分。泉州城在极长的一段历史中,只能说是平凡得毫不起眼。自秦朝设立闽中郡开始,泉州这片土地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断被划分给不同郡县。甚至在唐朝时,泉州这个名字都曾属于福州。
隋唐时,泉州作为一个港口日益突显,可在广州这个老大哥面前仍然显得底气不足。论历史也不及更靠南的合浦、徐闻等地。
然而,泉州这条“鲤鱼”,终于是有了跃龙门的机会。自晋室南迁,中国的东南逐渐得到开发,再经由隋唐的稳定发展,已是“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为产品寻找销路,排上了主政者的日程。
无巧不成书,大陆的另一端,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正在崛起。阿拉伯帝国正值阿拔斯王朝统治,那里不断有船队前往东方,收购丝绸、瓷器等等手工艺品,是Made in China的最大买主。他们从中国的南海之滨登陆,寻找最有价值的货物,填进商船空空荡荡的肚子。
往来不绝的船队,使得中国大多数港口应接不暇。中国的商品不愁销路,愁的是在何处交易。北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宋朝政府在泉州设立市舶司,泉州作为官方贸易港口的地位正式确立。泉州的崛起可谓是占尽了天时。
南宋偏安东南一隅,失掉了大片土地的宋皇室,急需海外贸易的税收来支应巨大的开销。这时,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与相邻的明州(今浙江宁波),都有成为贸易大港的潜质。泉州眼看着刚刚取得的优势就要溜走。不过还好,泉州也占尽了地利。
“泉居八闽之南,山势蜿蜒,不见刻削;海港逶迤,不至波扬。——《隆庆府志》”
短短一句话,道尽了泉州作为港口的地利。泉州地处福建省南部,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加上没有寒冷的冬天,建设港口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唐宋时期的中国,以及阿拉伯、东南亚等地的造船技术已足以应付远洋行船。但是,商人们都希望缩短航行距离,来尽量降低风险与成本,将利益最大化。对这些客商来说,前往临安与明州,要多行驶三个月之久,实在不划算。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想,那一定是广州最合适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客商希望港口尽量靠南,但是南宋政府希望“钱袋子”离自己越近越好。两厢妥协,泉州这个选择正是平衡点。
况且,唐宋之际,福建-琉球航路开辟并日趋成熟。泉州一港可以同时承接西南(东南亚-阿拉伯-非洲-西洋)、东南(台湾-琉球)、东北(高丽-日本)三条航线。泉州之地利,无人能比。
此外,福建的“山势蜿蜒”又帮了泉州一个忙。
山多田少,大量福建人逃离土地,下海谋生,对所谓“农本商末”的说法嗤之以鼻。泉州人有极重的乡土观念,有同乡帮扶,越来越多的人出海经商。在封建社会里,他们这群人的叛逆,正是泉州崛起的人和。
此后,泉州为宋朝皇室提供了超过五分之一的年收入。超越广州,在元朝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世界联结在一起,都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
2.海禁锁国,龙困浅滩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泉州之后的日子并不顺遂。
元朝末年的一场兵乱,摧毁了泉州的繁华,泉州由云端落入凡间,“番货远物珍玩异宝之渊薮”不复存在,在泉外商一哄而散。眼见她起高楼,眼见她宴宾客,眼见她楼塌了。世人眼中的泉州,有了一丝悲剧的色彩。
随之而来的政策变化更是雪上加霜。
明朝立国之初,就实行海禁,采用朝贡贸易政策,只允许外商以朝贡的名义互市,一应商品也由官府作价收购。此时,泉州与广州、宁波一起,作为唯三设有市舶司的城市,迎接着来华商队。
然而,各种繁琐的规定,就像是一锅温水,泉州就是水里的青蛙。
比如,各国使节只允许走特定商道,南洋走广州,日本走宁波,朝鲜走辽东,只留下国力最弱的琉球给泉州。泉州的尴尬,就像突然变成龙套的一线巨星。
祸不单行,明太祖朱元璋赐予琉球一支“公派移民”队伍,史称“朝阳通事三十六姓”,他们的后裔专司对明朝朝贡等一干事宜。这对泉州绝非好消息,因为这“三十六姓”都是福州人。从此,琉球使团都经由福州入华。市舶司也随即迁往福州。
明王朝的朝贡贸易常常是以高额的赏赐结束,其价值远超进贡的物品。明政府以“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垄断海外贸易,同时借此显示自己的国力强盛,却也扼杀了中国最有活力的一股力量。
生命自会寻找出路。重压之下,民间的走私屡禁不止。这些走私商人或是生活所迫,或是有志难舒,总之,这股民间力量让明政府颇为头疼。其中,当然少不了泉州人的身影。
郑芝龙,福建南安人,走私商中的枭雄。一生周转于政府、洋人、商人、倭寇之间,完成了海商、海盗、官员等不同身份的转换。从荷兰人的翻译,到部众三万、大小船只近千艘的海上霸主,郑芝龙只用了四年时间,而且,他当时只有二十四岁。不过,他一生最得意的“作品”,恐怕还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郑成功。
郑芝龙死于清政府之手。泉州,与他殊途同归。
对泉州来说,清朝的海禁政策刀刀见血,酷烈之极,几乎彻底扼杀了泉州翻身的机会。这一切针对的正是盘踞台湾的郑氏家族。
“无许片帆入海”,大海之上几乎再看不到泉州人乘风破浪的身影。“迁界”政策一出,沿海居民又不得不背井离乡。面对昔日亲密的大海,鲤城在寒光闪闪的刀枪之下,如临深渊。泉州港的地位一落千丈。
自此,泉州的辉煌,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3.古称佛国,满街圣人
泉州的经历,如月之盈亏。命途多舛,并不能左右泉州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宠辱不惊,才是这座城市的主旋律。“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泉州人肉体凡胎,又多是善男信女。
当年繁盛无比的泉州城,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他们称泉州为“光明之城”,因为这里夜夜灯火通明。
旅居泉州的外国商人,带来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也带来了自己的信仰。泉州城中,清真寺传出的唤拜划破宁静;摩尼教的圣火熊熊燃烧;基督教堂里的祷告虔诚平静;梵音称颂自佛堂中幽幽传出。它们没有打扰道观里的清修,没有阻挡天后宫里的顶礼膜拜,更不会遮蔽书院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朗朗读书声。
宋元时的泉州,达到了一种精巧的大和谐。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每个灵魂都有处安放。几乎同一时间,西方正经历着十字军东征——人类史上最漫长的宗教性战争。而泉州人的字典里,几乎连隔阂与误解这两个词都不存在。
多元化是创造力的沃土。泉州人敢于开风气之先,甚至总有些“越轨”的举动。
李贽十二岁便写书批驳孔子言行。一生著述颇丰,却命名《藏书》、《焚书》,总是要说些反正统的“奇谈怪论”。泉州能走出李贽这位离经叛道的大学者恐怕不是偶然。
李贽的叛逆,是不是这座城的主流呢?是,也不是。
舍本逐末,追逐商业利润的“叛逆”自不必说。泉州官府也是特立独行,把政策决议以榜文的形式张贴于城中,这种公开透明,在君主专制的年代实属罕见。南宋末年,泉州甚至还曾出现短暂的“城邦自治”。彼时,南宋政权摇摇欲坠。蒙古人的铁骑已逼近泉州城,城中的官员、商人、士绅一齐商讨这座繁华大城的出路何在。
话说回来,泉州籍作家蔡崇达曾这样形容自己家乡的小镇:
“在我生活的这个小镇,所有人都笃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也相信有魂灵,人与鬼神亲近地生活着。我们还相信,魂灵有着和现世一样的属性,会饿到,也会吃太饱,会太胖,然后也会心情不好,也会闷出病……——蔡崇达《皮囊》”
泉州人是有所敬畏的,不逾矩,对神明崇敬得不像那群果断敢为的商人、水手。另一边,因为富足又有所寄托,而善于知足。不因庸庸碌碌而心焦,更不会把腰缠万贯作为炫耀的资本。
当然,这是个连“魂灵”都会发胖的城市。历史的大悲大喜,并不是生活的终结。
4.闽南之根,烟火人间
泉州也是最世俗的地方,听天命的前提,是要尽人事。闽地古来因山海相阻而显得隔绝,这里的生活方式对外地人来说充满新鲜感。
泉州人的一天从一碗面线糊开始。热气腾腾,好像连白昼都是那水汽把黎明晕开而生出的。
泉州是值得用舌头去体会的城市。蚵仔煎的焦香中一直带着海的气息;土笋冻则直接以海的咸腥呈现最重口的美食诱惑;同样是来自海洋,石花冻的清爽香甜是泉州人不能割舍的味觉记忆;还有润饼呢,泉州人餐桌上最质朴、最丰富多彩的存在;四果汤的出场,总能止住令人不安的焦渴,也总能击中那一根叫做“乡愁”的神经。
泉州值得引以为豪的东西数不胜数,转念一想,它们又不过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泉州有颇多古建筑,这当然是她今年申遗的最大资本。可能它们看起来有些陈旧,甚至破落,但是这些被时间淘洗过的城市印记,正是泉州人脑海中家乡的轮廓。
茶叶和瓷器,曾经带着中国这个名字走遍世界。我们可以在泉州找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铁观音的醇厚甘香,是它绵延余韵的基石。蜷曲的茶叶以清香抚慰国人的同时,也漂洋过海,几乎在海外成为乌龙茶的代名词。
初见德化白瓷的人,想必会对它洁白晶莹的光泽感到讶异。温润的白釉背后,不知道有多少次泉州工匠的失败与尝试。
泉州故事未完待续。
清朝的压抑早已成为过去时。低调的泉州,在改革开放之前是福建省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如今,已是全省经济的龙头老大。只要门缝透出一缕光,泉州人便知道生活仍有希望。
那一代泉州商人就像当年冒着生命危险出海谋生的先辈们一样,笃信“爱拼才会赢”,纵然当年那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已不复存在,泉州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机遇。
此时,闽南人身上那种务实与进取的性格,在泉州人身上展现到了极致。泉州人以家乡为荣,同时深知自己已落后了太多。泉州人不躺在荣誉册上睡觉,放得下身段,敢想敢干。民营经济开始在泉州大展拳脚。安踏、匹克、特步、七匹狼等等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皆出自泉州。
泉州是一座由汗水与血泪在时间中交融而成的城市。特殊的经历,也让她透出别样的温润气质。
泉州城是一个人一生必去的一座城。无论你是为了与历史擦肩而过,还是仅仅希望体会泉州人的惬意与悠闲。
1.蔡崇达《皮囊》
2.陈拱《泉州文史资料第4辑·泉州市建置沿革》
3.黄晖菲《略论市舶司制度及其对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之影响》
4.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5.李金明、廖大珂《中国海外贸易史》
6.刘锡涛《试述泉州海洋文化的历史特色》
7.林音如、刘锡涛《元代泉州港“第一大港”誉称考证》
8.邱坚娜《泉州城市文化形象研究:历史之维与现实之策——从“光明之城”到“东亚文化之都”》
9.王思杰《“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宋元泉州与宗教共生》
10.徐文彬《思想家李贽的地域考察——兼论明代中后期泉州社会转型》
11.叶朗《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12.周中坚《泉州港为什么在两宋之际异军突起》
为什么旅游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去?
这话说得很在理, 旅游 的确就是这么个过程。
旅游 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家一般会固定在一个地方居住和生活,在这个地方上班工作,每天的生活就是工作单位和家里两点一线,没有什么乐趣可言。如果想要放松心情的话,就会到另外一个地方住上几天的时间,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但其实那个地方对长期生活在那里的人也是一样的感觉,一样的无聊和乏味。 因此就有了这样的一句话, 旅游 就是大家从自己待腻的地方,跑到了别人待腻的地方。 虽然这句话很不解风情,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可能大家也发现其中的问题了,那就是大家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其实说到底,大家旅行的意义,就是要收获旅行的好心情。你所在的城市不一定不美,不一定就没有值得游览的地方,但就是因为你长期生活在这里,失去了感受美的心情。 没有办法轻松自在地在这个城市里享受它的美好,才会觉得疲乏倦怠。 换一个城市,带着旅行的目的出发,才能够真正获得放松。你去旅行的城市也不见得有多好,但是能够短暂地逃开现实生活,逃开烦闷的工作,就已经是很好的事情了。
如果觉得腻了,就选择出发吧。你去的城市,没有压力没有焦虑,有的只是让你放空的自在和逍遥。 即使是短时间的“不腻”,也是难得的时光了。
“ 旅游 就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去” 这句话已流行多年,似乎有它的一定道理,但是这样消极的解释又不符合 旅游 积极层次上的意义。
第一,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人生在世总有一样东西是你义无反顾,奋进全力去争取的。古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知识为我们的灵魂提供能量,索求知识一方面是读书,另一方面就是实践。身体上的旅行也是实践,旅行也能学到知识,并且能对知识加以理解和补充,比如人文境观和自然境观,哪些厚重的 历史 和唯美山水,如亲临现场观察,再加上读书的收获,就又是一次精神的升华和一次灵魂的洗涤。知识是精神食量,能量摄取多的情况下,也需要靠旅行去帮助消化,乐山乐水,知与行的和谐统一为人生增添了翅膀。
第二,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王维的诗告诉我们,远处的山才是风景,才是我们向往的地方。人生的一个过程之中,没有旅行的过程不能是完美的过程。苟且的生活不如有诗意的栖居。
第三,说走就走,是人生最华美的奢侈,也是最灿烂的自由。李白的“五岳寻仙不见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杜甫的“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无不说明先人们都是在旅行的过程中体验人生,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才华的人的气质来自于名山大川的豪迈,来自于大江大河的澎湃。人生就是要感受美丽的善良的,丑恶的病态的。而只有在充满了艰辛的人生旅途中,始终调整好自己观风景的心态,才能做到人在旅途,感悟人生,享受人生。背上行襄,带上书籍,带上美酒,更别忘了带上自己,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旅游 就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走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可又不尽然。就说我吧,一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喜欢东游西逛,满眼都是新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一种“ 旅游 ”吧!
一个景点,早就存在在那里,可“养在深闺人未知”,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希奇之处。一旦被外人发现,却新奇的了不得,一传十,十传百,去的人多了,便成了景点。比如张家界就是如此,人们从吴冠中的画中知道了还有这么美好的地方,引起人们的注意,开发成了 旅游 景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种说法确有一定道理,可那陌生的地方须确有好山好水,名胜古迹,不然的话就难以有持久的巨大的吸引力。一般来说虽然是陌生的地方,城市与乡村的景象基本上来说是大同小异的,其给人的新鲜之感也只能是短时的,有限的。就这一点而言,别人呆腻的地方虽然对自已有吸引力,但这吸引力与著名 旅游 景点相比还是不可同时而语的。
所以我认为,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却不尽然。
“ 旅游 就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走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这句话流行了许久。可是,有没有发现,还是有很多人走在路上,而且与日俱增。
1、 旅游 是亲近自然。 有时间,有闲情,随意游走在陌生而又向往的大自然中,一草一木,山川河流,风云变幻,都有不一样故事和心得,逃离于熟悉的工作生活空间,只赏这天之佳作!奔跑在草原上,赤足在溪水间,雪地上翻滚……那一瞬的快乐无可替代。所以,我觉得 旅游 也是自己的一种放归和放纵。
2、 旅游 是亲近文化。 每一处名胜古迹,每一做城市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与深深的地缘特色,一座博物馆,一条街道,一道 美食 ,一句方言都透着别样的风情和厚重。
3、 旅游 是亲近家人,友人。 与家人,友人同游,多了欢声笑语,少了家长里短,锅碗瓢盆,喝酒品茗,呆座痴看都充满温情,心是暖的,感情交流多了。情意,友谊加深了。
4、 旅游 是亲近自己。 一个人的旅行,是一种放松与放空,是一种对自己的再审视,是一种心绪的整理,是一种整理之后的再提升。 心游是旅行的最高境界。
真正的旅行不是过别人的生活,看自己的风景;而是换个场景,换个心境,养一颗静心,平和一份心性,惜一番真情!认可并回归终究注定离不开的那个城。
三月下旬赴杭州,两游西湖,一晴天,一雨日。漫步在在白堤、苏堤,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水光艳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句终不再锢于书页,而是活色生香跳出来,绘成一幅空灵水墨画。
我觉得历代诗人都把美景写全了,今人观景,脱口而出的还是他们的句子,仿佛隔着时光的唱和。欧阳修说“人在舟中便是仙”,确实美丽的景致,能够让人暂时忘却红尘烦恼,飘然若仙起来。
诚然,近几年城市建设大同小异,高楼大厦好像复制粘贴一样,走到哪儿都似曾相识。但自然景观是独一无二的,若不身临其境,这些美景只能存在想象中。
记得小学时有篇课文《美丽的日月潭》,一直搞不懂怎么北边像太阳,南边像月亮。后来有幸去游览,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我还停留在小学二年级的记忆呢。亲眼看了,亲身感受到了,至此这个景观才鲜活了,从眼里走到了心里。
所以,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游遍天下美景,诗词里的,书里的,屏幕里的,图片上的,都想去看一看。肯定也有失望的时候,觉得言过其实不过如此,观景不如听景。无所谓,这都是经历。有句话说,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其实,那种出发后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心情,也很美。
我还有个梦想,是吃遍天下 美食 。虽说世界趋于大同,很多 美食 在网上在自己城市都可以买到,但总是原产地的味道最纯。在杭州吃了糟油凤爪,念念不忘,回家自己买了太仓糟油,做出来却完全不对味。在大连吃的锅包肉,天津尝过的锅巴菜,长沙的臭豆腐,韩国的烤肉,台湾的夜市小吃……别处吃不到吗?吃得到,但就不是那个味。贫穷如我,吃不起米其林,尝一口当地特色 美食 ,足以慰我一路辛劳了。
旅游 是从自己呆腻的城市,到别人呆腻的城市吗?不出门,看到的永远是平庸熟悉的景致,只有在路上,才会有期待,有不期而遇的惊喜。
外面的天地很大,我要带着我的梦想出发了,你呢?
首先,我要说的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我爱我的家乡,爱那里的绿水青山,朴实善良的乡亲,怎么会待腻呢,这主要是看个人的理解了。
人们现在的生活富裕了,喜欢 旅游 了,主要是想欣赏自己没看到的风土人情,还有险峰峻岭,瀑布河流,顺便也放松一下心情,丰富自己的阅历。
就像我们这春天有满山遍野的桃花,秋天有万亩葡萄,都特别美,这样的地方怎么会待腻呢!
对于”
“的说法,我不敢苟同。
什么叫家?我认为,家就是我们生活的居住场所,它包括周边环境,我的家永远待不腻。不仅待不腻,而且通过家庭成员的爱护,环境的不断变化,感觉天天都有新鲜感,有生机与活力。家是我纳凉的大树,避风的海湾,永远欣赏不够。无论我走到再远的地方,再美丽无比的地方,我终究还会回来的,因为它是我的家。
旅游 的目的地是景点,通过打造,让人观赏的场所。在这种场所、景点,是待不腻的。因为它是固定的景点,流动的游客,一旦要将这个景点待腻了,那可能不成为游客了。再说,景点能吸引人去观光,又有谁能够待得腻呢?游客之所以在游玩一段时间后要离开,那是景点上容纳不了那么多的游客居住和生活。再说了, 旅游 景点也不可能让游客居住,那是宾馆不是景点了。所以旅客走了,不是待腻了,而是不得不离开,让下一波人再来,再来的游客队伍中很可能就包括离开的游客。
我们从上述分析,题目的观点出现逻辑思维问题。我们外出 旅游 ,压根就不是从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而是从一个温馨的地方到人人向往的地方,再回到温馨的地方。这就是我对 旅游 的认识。
的确如此, 旅游 就是从一个待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此话有理,百分之五十一以上是正确的。
旅游 的目的,或有或无,有也是千差万别。但从功效来讲,无外乎几点:
一、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环境,换一种心情。也许能让你在嘈杂中找回安静。
二、去看几处风景,让你的心灵感受到冲击,精神上有所开明。
三、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氛围,体验到文化积淀的魅力,促使自新。
四、见几个老友,聊聊人生,风景不外乎过往的曾经。
五、晒一堆百无聊赖的摆拍照片,让自己羡慕过的人羡慕一下自己。
六、独自去,独自回,收获自知。
七、去之前不爽,回来之后更不爽。
凡此种种,与待腻和没待腻无关,关乎自己的心境。
若你豁达,到处都是风景,散步即是旅行。
若你揶揄,天堂亦是地狱,旅行也是遭罪。
让自己开心一点,毕竟,人间不值得。
有些道理,“谁的新欢,不是别人的旧爱”?
交友如此, 旅游 亦然。
但同一个人,在别人是旧爱,对于另一个人确是新欢。同一处景物,在别人认为是平淡无奇,在你看来却是天下独有。
所以说 旅游 就像交朋友,谈恋爱。
别人认为美好的你不一定认为。
别人觉得腻烦的地方也许你能看到新奇。
我们曾很多次组织一帮文友去同一个地方采风,要求回来后要写稿编专辑的。
一些文友认为风景很熟悉,时限过了也没能交上稿子。一些浮光掠影写了一两篇,质量不高。但一部份文友,却在别人忽略过的地方找到了灵感,找准了 情感 和哲理抒发叙写的出口和路径,一两篇饱含诗情画意人生哲理的 美文 就呈现在队友面前,让人拍案叫绝,自叹:我怎么没发现呢?
“世界不缺乏美,只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这道理,大家都懂。
是的!旅行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就好像虽然家乡也有好多美景,有的人却一生不去看看一样,但别人的家乡却要认真看一看究竟。
可能的一种心理是:自己在此不急,别人的地方可不是说去就去!
也许,人从生下来那天起就一直对未知的产生了好奇。
有人尝惯了自己的味道,要到别人那里去换换空气。
也有人把它当作“读书”的过程,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眼界大开,心也丰富。
有的人则是累了倦了,到外面去放松放松,不在乎去了一个新的地方,还是熟悉的别人的故土。
我常常是这样,越熟悉越愿意飞身而去,一种亲切感的眷恋,更妙不可言的是置身其中的“参与式”之乐。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