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火箭的科学家有哪些?相信这个问题是许多玩家想要了解的,那么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仔细说一说,感兴趣的您赶紧往下了解吧。
有哪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明、发现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居里夫人、鲍尔·海斯德、布鲁诺、伽利略、万户
1、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2、鲍尔·海斯德
鲍尔·海斯德,出生于美国,科学家,主要研究蛇毒。
鲍尔·海斯德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蛇毒药。他从15岁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分泌的毒液,并逐渐加大剂量与毒性。这种试验是极其危险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场。
3、布鲁诺
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年2月17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作为思想自由的象征,他鼓舞了16世纪欧洲的自由运动,成为西方思想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学,这些在他所处的时代中,都使其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人物,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4、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晚年年近七旬而又体弱多病的伽利略被迫在寒冬季节抱病前往罗马,在严刑威胁下被审讯了三次,根本不容申辩。几经折磨,终于在 1633年6月22日在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上由10名枢机主教联席宣判,主要罪名是违背“1616年禁令”和圣经教义。伽利略被迫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在教廷已写好的“悔过书”上签字。
5、万户
万户(?—1390年),本名陶成道,原名陶广义,后被朱元璋赐名“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为试制火器。元末,吴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相投,献火神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万户”。明初,陶成道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航天工程师?
1、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民族脊梁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陈俊亮——纠错编码:将卫星无线数据传输,可靠性提高1000倍。
“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中,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科学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亮。
数据通讯设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前端为调制解调设备, 后端为纠错编码设备,而陈俊亮正是承担了纠错编码设备的开发研制工作。
3、“嫦娥一号”研发团队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7年11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4、吴伟仁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奔向月球。在近月制动环节,测控精度十分重要。在卫星第一次进入100公里绕月轨道时,如果控制不好,可能撞向月球,或者是“跑了”,没被月球“抓住”。
当时有很多技术风险。嫦娥二号最终被月球捕获,在月球轨道上环绕起来,吴伟仁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5、孙家栋
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人物详细事迹如下:
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负责人。1989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孙家栋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我国的五个科学家有哪些?
1、邓稼先——两弹元勋,用原子弹和氢弹护卫新生中国的国防安全!
邓稼先(1924—1986),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领导下,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钱学森——两弹一星、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3、李四光——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中国工业和经济的发展、腾飞注入了动力。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4、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2018年4月14日,袁隆平在采访时发表了对转基因的看法:只要是通过安全检测的转基因作物,都是没有问题的,转基因是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5、杨振宁——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与李政道共同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统计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学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
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穷二白,为了建设伟大的新中国、复兴中华民族,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科学家,他们奉献了毕生的才华、心血、生命。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
l两弹一星中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
生平简介:钱三强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
===================================================================================
钱骥 (1917-1983)
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
========================================================================================
姚桐斌 (1922-1968)
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
赵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68年被文革暴徒残害之后自杀身亡。
=========================================================================================
邓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
王淦昌 (1907-1998)
江苏省常熟县人, 1907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
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
==========================================================================================
程开甲 (1918- )
江苏省吴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
作者: 211.96.228.* 2005-3-21 00:52 回复此发言
--------------------------------------------------------------------------------
2 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是爱国海归,有无毛泽东中国都会有两弹一星!
作者: 211.96.228.* 2005-3-21 00:50 回复此发言
--------------------------------------------------------------------------------
2 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是爱国海归,有无毛泽东中国都会有两弹一星
===========================================================================================
黄纬禄 (1916- )
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男,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
屠守锷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
=========================================================================================
钱学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
=====================================================================================
周光召 (1929- )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至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
杨嘉墀 (1919- )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生,男,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
==========================================================================================
陈能宽 (1923- )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
==========================================================================================
陈芳允 (1916-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
======================================================================================
吴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1950年底回国
=========================================================================================
作者: 211.96.228.* 2005-3-21 00:52 回复此发言
--------------------------------------------------------------------------------
3 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是爱国海归,有无毛泽东中国都会有两弹一星!
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
=========================================================================================
孙家栋 (1929- )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制奖章,同年回国。
=========================================================================
朱光亚(1924- )
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
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
=====================================================================================
王希季 (1921- )
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
===============================================================================================
王大珩 (1915- )
江苏省吴县市人,1915年生,男,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
==============================================================================================
于敏 (1926- )
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
===============================================================================================
郭永怀 (1909-1968)
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
航天领域的杰出人物有哪些?
航天领域的杰出人物有:
1、任新民
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生于安徽宁国。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后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17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他领导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
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实验,任首区总指挥;组织研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组织氢氧发动机、“长征3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
领导组织了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总工程师等。
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中国载人航天工作突出贡献者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
2、黄纬禄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自动控制专家。1916年12月18日生于安徽芜湖。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二院技术总顾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11年11月23日,因病逝世,享年95岁。
957年后主持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试制及改型设计,解决了远程多级火箭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
20世纪70年代后主持研制潜地和地地固体机动战略导弹获得成功,突破了水下发射、三轴稳定平台在运动基座上的调平及瞄准、导弹设计诸元的适时计算和装订、陆上机动车的研制发射等系列关键技术。
3、屠守锷
屠守锷(1917.12.05-2012.12.15),火箭总体设计专家。1917年12月5日生于浙江吴兴。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
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12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高级技术顾问。曾任西南联大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室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和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顾问等。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任副总设计师;研制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任总设计师;研制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任总设计师。
荣立航天部一等功,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4、郭永怀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著名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
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5、钱骥
钱骥(1917.12.27—1983.08.18),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
钱骥早年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和地震台站网建设工作。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空间探索活动,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
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并为返回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1999年,钱骥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有哪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明、发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们都知道,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从来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每一个成果的背后科学家们都是夜以继日的辛劳。可残酷的是,科学研究并不一项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的事情,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为了自己所坚持的真理付出了惨重,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居里夫人的故事我们已经相当熟悉了,为了提取出那极少的仅有0.1克的美丽蓝色物质,居里夫人整日工作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被实验过程中被射线侵蚀,失去了美丽的容颜,最后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哥白尼,在古代科技还不发达的时候,思想落后的人们始终认为自己所生存的这片土地便是宇宙的中心。而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达30年的观察提出了“日心说”的观念,认为地球是以太阳为中心的。但这种观点在当时收到了来自教会的批判,哥白尼的著作直到临死前才发表。还有科学家布鲁诺,为了维护哥白尼的学说,他积极的传播这一新思想,因此被教会视为异端,最后被活活烧死。
鲍尔·海斯德是一位致力于研究蛇毒的科学家,从小就以不让人们再受到蛇毒的侵害为己任。联想到了天花抗体,他大胆设想人的体内是否会对蛇毒也产生一样的抗体机制。于是从15岁起,他就在自己的身上注射各种蛇毒,经过28年的痛苦实验,终于研制出了一些专门对抗蛇毒的药物,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